老胃病其实是各类慢病胃病的统称,由于胃病反复发作,经正规治疗,仍然不能治愈,专业称之为难治性胃病,民间俗称为"老胃病"。老胃病病因复杂多样,病机各不相同,比如慢性胃炎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的甚至合并有精神心理障碍。中医观点还有,寒、热、虚、实的病因病机。
可见,老胃病的治疗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抓住主要的病因,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才是治好老胃病的关键。中医把胃病又称做脾胃病,在治疗胃病,特别是老胃病的时候,要抓住主要的病因辨证施治,注重脾胃的综合治疗。
胃病专科世家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总结出治疗老胃病要脾胃同治、胃胆同治、肝胃同治、肺胃同治的诸多特色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中的的"脾"非西医所说解剖意义上的脾脏,中医所说“脾”乃五脏之一。"脾"主运化,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虽然食物在胃和小肠中消化和吸收,但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必须依赖于脾气的输布。《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一是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可发生大便溏泄,身重肤肿等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与胃互为表里,唇齿相依。因此,在治疗胃病的时候,中医讲究的是"脾胃同治"。
老胃病患者因为病程比较长,中医讲,久病则虚,久病则瘀。患者由于疾病年久日深多呈现"脾虚"症状表现出:反复的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感,进食后症状加重,并且出现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会收到极佳的效果。
胃病专科世家认为,老胃病都是由于胃病初期治疗不当,养护失常而发展而来的,胃病初期应该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接受正规治疗,按疗程服用,切不可症状减轻了,就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