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科世家简介 胃病世家专家 专科世家特色疗法 专科荣誉 专科世家主治 专病栏目 专科视频
胃病杂谈 胃病100问 专科先进设备 我有胃病请会诊 典型病例 胃病专业动态 研究院简介 联系我们
胃溃疡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胃的形状和大小随其内容物的多少而不同,充盈时膨大,空虚时可缩成管状。胃有前壁和后壁,前后壁相连处呈弯状,为胃  溃疡病的小弯和大弯,胃的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胃可分成4个部分: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就发病部位而言,较常见的有:胃窦溃疡、胃体溃疡、胃角溃疡、幽门管溃疡

临床表现

   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隐匿症状,典型症状主要有:  

(1)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或数十年。

(2)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者数周,长者数年,发作常呈季节性,可因情绪不良或过劳而诱发。

溃疡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吞酸”等范畴。民间多称为“心口痛”、“胃气痛”、“胃痛”、“饥饱痨”等。   溃疡病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嗳气、返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在胃肠局部有圆形、椭圆形慢性溃疡。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
  上腹部疼痛,位于剑突(心窝)下或上腹部中线周围,呈烧灼性、啮咬性或饥饿性钝痛、胀痛或隐痛。但有时也仅局限于胸腔下部。疼痛发生后会持续半小时到三小时。一阵阵的疼痛时发时消,经过历时数周的间歇性疼痛后,会出现一段短暂的无痛期。这种疼痛与饮食有关,常因饥饿、服药、酸性食物或饮料而诱发。疼痛可以因进食、饮水、服用碱性食物而缓解。其他可能症状是烧心、吐酸水、嗳气、食欲丧失、体重减轻、贫血、偶尔呕吐,呕吐后就会使疼痛缓和下来,黑色或柏油样大便……
其他症状
  (一)上腹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疼痛产生的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可提高局部内脏感受器的敏感性,使痛阈降低   ②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   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溃疡疼痛的特点
  ①慢性经过,除少数发病后就医较早的患者外,多数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②周期性:除少数(约10-15%)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不再复发,大多数反复发作,病程中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互相交替。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发作可能与下列诱因有关:季节(秋未或冬天发作最多,其次是春季)、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少数也可无明显诱因。   

      ③节律性:溃疡疼痛与胃酸刺激有关,临床上疼痛与饮食之间具有典型规律的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规律。

       ④疼痛的部位: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内脏疼痛定位模糊,不能以疼痛部位确定溃疡部位。若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因穿透部出位不同可分别放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

       ⑤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溃疡疼痛的程度不一,其性质视患者的痛阈和个体差异而定。可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

      (二)其它: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流涎(泛清水)是迷走神经兴奋增高的表现,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具有较高活动程度。频繁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便秘较多见与结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本病活动期可有上腹部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胃溃疡的体征在缓解期多不明显,发作期如无并发症,可仅于上腹部疼痛区有压痛点,一般较轻。后壁穿透性溃疡在背部11~12胸椎两旁常有压痛。 

并发症  

①出血:胃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所致。毛细血管受损时,仅在大便检查时,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出现黑便、呕血。一般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②穿孔:溃疡深达浆膜层时可发生急性胃穿孔,内容物溢入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突然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腹部呈板样,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及肠鸣音消失,腹部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部分患者呈休克状态。   

③幽门梗阻:幽门溃疡可致幽门括约肌痉挛,溃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妨碍幽门过道的通畅,造成暂时幽门梗阻。在溃疡愈合后,因瘢痕形成或周围组织粘连引起持久性的器质性幽门狭窄。表现为胃排空时间延长,上腹疼痛,胀满不适,餐后加重,常伴有胃蠕动波、蠕动音、震水音;后期无蠕动波但可见扩大的胃型轮廓,往往大量呕吐,吐后上述症状减轻或缓解,呕吐物常为隔宿食物,味酸臭。

病因
  1.遗传因素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 

      2.化学因素 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和饮用浓茶似亦有一定关系。   

      3.生活因素溃疡病患者在有些职业如司机和医生等人当中似乎更为多见,可能与饮食欠规律有关。   

      4.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忧虑,多愁善感,脑力劳动过多也是本病诱发因素。   

      5.感染因素 马歇尔证明了幽门罗氏杆菌是胃溃疡的最终祸首,而不是以前认为压力过大,或者酸性食物引起的。   

      6.其他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本病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发病率也不一样,说明地理环境及气候也是重要因素。   

      7.促成溃疡形成的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胃液含有蛋白酶和盐酸,盐酸超过一定浓度,胃内蛋白质就受到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8.抵抗溃疡形成的因素纯酸性胃液诚然能消化一切活组织包括胃壁,但胃十二指肠粘膜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浸泡在纯酸性胃液中。   

      9.激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应激情溃疡,已烯雌酚为溃疡有非特异性的愈和作用。   

      10.其他因素如O型血者比其他血型溃机率高,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刺激胃粘膜,吸烟影响胃的正常分泌。
睡眠不足易引发胃溃疡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的胃和小肠在晚上会产生一种对其破裂之处可进行修复的被称作TFF2蛋白质的化学物质,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减少这种物质的产生,从而增加了患胃溃疡的机率。   研究人员认为,在睡眠过程中,TFF2的水平会增加340倍以上,从而有助于修复胃和小肠的损伤,预防溃疡以及消化道不受损伤。
吃辣御寒引发胃溃疡
  由于气温下降,人体受冷气刺激后,胃酸分泌会增多,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市民多喜欢吃些辣抗寒,吃过多的辛辣食物也会对胃造成很大的刺激和伤害,从而导致胃溃疡的产生。

易致胃溃疡的药品
  1.各种阿司匹林制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胃镜检查可发现胃粘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形成。   

      2.消炎痛和保泰松 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粘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   

      3.解热镇痛药 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4.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如藻酸双酯钠(P.S.S)、潘生丁、利血平,也可导致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5.消炎药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容易造成胃的不适。   

      6.抗癌药及其他 各类化疗药物往往造成胃肠刺激。

鉴别诊断
需与溃疡型胃癌鉴别
  胃溃疡恶性溃疡   大小 小大   形状 圆形或类圆形皿型,火山口形   深度 深浅   底部 平坦,干净不平,有渗出物   边缘 整齐,如刀割不整   周围粘膜 放射状断裂,有皱襞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胃溃疡较深,十二指肠较浅;溃疡病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胃溃疡疼痛多在饭后疼,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前疼痛且夜间疼痛也较多见。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溃疡病的临床症状,但经各项器械检查上消化道并无消化性溃疡存在的临床状态。患者主诉嗳气、嗳酸、呃逆、恶心、呕吐或气胀等症状,中上腹不适感、胃灼热或疼痛多存在。但疼痛部位多不固定,可因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可经内科抗溃疡药治疗而好转,但鲜能达到完全的症状缓解。
反流性食管炎与消化性食管溃疡
  两者均可有心窝部灼热感或烧灼样痛、嗳酸、嗳气,颇似消化性溃疡,但可伴有吞咽痛。如并发隔疝,则疼痛往往在进食后仰卧位时出现,而在站立位时消失。
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可出现上腹痛。由于粘膜脱垂常间歇性出现或加重,故亦可有间歇性上腹痛。但疾病无消化性溃疡的节律性疼痛,服用抗酸药亦不能使疼痛缓解。患者采左侧卧位时可使疼痛缓解。X线钡餐透视下能证明胃粘膜脱垂的存在。

诊断依据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痛常伴反酸嗳气。   

      (3)基础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测定有助诊断。胃溃疡的基础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应为游离酸缺乏。   

      (4)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阳性。   

      (5)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6)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具备以上(1)(2)(5)或(2)(6)项者可作胃溃疡诊断,对诊断为胃溃疡者须与恶性溃疡鉴别,凡能进行胃镜检查者应做胃粘膜活检予以确诊。

影像学表现
  1.龛影为溃疡病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胃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粘膜纹:切线位,龛影与胃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3.“狭颈征”:切线位,龛影口部与胃腔交界处有约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口径,称为“狭颈征”。   

      4.“项圈征”: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5.龛影周围的“日晕征”: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6.以龛影为中心的粘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7.溃疡病的其他X线征象:   (1)胃大弯侧指状切迹   (2)胃小弯侧缩短   (3)胃角切迹增宽   (4)幽门管狭窄性梗阻,胃内滞留液。
好发部位
  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近胃窦侧,特别是幽门部
实验室诊断
X线钡餐检查
  是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钡气双重对比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溃疡的X线征象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龛影是溃疡的征象,胃溃疡多在小弯侧突出腔外,球部前后壁溃疡的龛影常呈园形密度增加的钡影,周围环绕月晕样浅影或透明区,有时可见皱襞集中征象。间接征象多系溃疡周围的炎症、痉挛或瘢痕引起,钡餐检查时可见局部变形、激惹、痉挛性切迹及局部压痛点,间接征象特异性有限,十二指肠炎或周围器官(如胆囊)炎症,也可引起上述间接征象,临床应注意鉴别。
内镜检查
  纤维及电子胃、十二指肠镜不仅可清晰、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粘膜变化及溃疡大小、形态,还可直视下刷取细胞或钳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对消化性溃疡可作出准确诊断及良性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此外,还能动态观察溃疡的活动期及愈合过程。观察药物治疗效果等。   内镜下分期   胃镜下判定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状态技其严重程度,从重到轻分为3个期,3个期内各包括2个期,分别用A1、A2;Hl、H2;S1、S2来代表。   (1)急性期包括A1、A2两个期:   A1期:溃疡表面坏死,覆盖较厚的白苔或黄白谷,周边明显充血、水肿。   A2期:溃疡表面坏死,覆盖的苔变薄,周边仍有较明显的充血、水肿。   (2)愈合期包括Hl、H2两个期:   Hl期:溃疡表面无坏死,白苔消失或变得很薄,仍有糜烂,溃疡周围的充血、水肿减轻或基本消失,并可见再生的上皮。   H2期:糜烂消失,溃疡周边轻度充血或充血、水肿消失,可见明显的再生上皮及轻度的粘膜集中。   (3)瘢痕期包括S1、S2两期:   S1期:亦称红色瘢痕期,此时溃疡已愈合,形成红色瘫痕,周边无充血、水肿,可见再生上皮及粘膜集中象。   S2期:亦叫白色瘢痕期,此时溃疡部位形成白色瘢痕,粘膜集中象明显。   应该说明的是,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胃镜下分期是人为的结果,其各期的界线很难严格区分,且与胃镜操作人员的经验有关。
胃液分析
  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多增高以夜间及空腹时更明显。一般胃液分析结果不能真正反应胃粘膜泌酸能力,现多用五肽胃泌素或增大组织胺胃酸分泌试验,分别测定基础胃酸排泌量(BAO)及最大胃酸和高峰排泌量(MAO和PAO)。对下述情况有很大诊断或参考价值:①排除胃泌素瘤所致消化性溃疡,如BAO超过15mmol/小时,MAO超过60mmol/小时,或BAO/MAO比值大于60%,提示胃泌素瘤的诊断。②区别胃溃疡是良性或恶性,参考MAO结果,如系真性胃酸缺乏,应高度怀疑瘤性溃疡。③症状典型,MAO超过40mmol/小时,提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约有20%~30%的溃疡患者曾有出血病史,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较胃溃疡更多见。据统计,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病因中,溃疡约占50%,居首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多数(约80%)可以自行停止。第一次出血后约30%可以复发,80%~90%的再次出血发生于初次出血后的48h以内,胃溃疡(32%~48%)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易发生于溃疡病出现后的1~2年内。约有10%~15%的溃疡病人以出血为首发表现。
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其发生率为5%~10%。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综合国内外文献,前者与后者之比,在我国约为6~15:1,西方国家1953年以前为12~19:1,而60年代以后为6~8:1。溃疡穿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而胃溃疡穿孔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幽门梗阻
  溃疡病患者约10%可能并发幽门梗阻,其中80%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幽门管或幽门前溃疡。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老年人多见,以男性为主。近年来由于各种有效抗溃疡药物的广泛应用,此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幽门梗阻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前者是因慢性溃疡引起黏膜下纤维化,导致瘢痕性狭窄,内科治疗无效,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后者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炎症引起充血水肿和幽门反射性痉挛所致,内科治疗有效。
癌变
  慢性胃溃疡是否会癌变,目前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胃溃疡癌变是存在的,其癌变率估计在1%~7%,胃溃疡癌变常发生于溃疡边缘,癌细胞可浸润于溃疡瘢痕结缔组织之间,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严重性
  胃溃疡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恶变为癌。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提高警惕。   

1.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1~2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和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5.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疼痛。   胃溃疡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上述某项蛛丝马迹都要警惕,及时尽早治疗,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溃疡病多属虚证,久病体弱,痛喜温按,得食可缓,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厚腻或滑白,脉弱。治则总以调中和胃、益气生津、滋阴升阳、健脾的肠胃调神剂治疗上随症加减,在类证中分寒证、热证、气阴两虚、气陷等。   1,虚寒证:先天秉赋不足,饮食生冷,劳倦伤阳,导致胃气不和而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稍减,食少纳呆,大便溏涩,嗳腐吐酸,手足不温,舌体胖大,苔白脉沉弱。治疗原则:温中散寒、甘温补虚。   

2,虚热证:平素体弱,久病伤阴,或嗜食辛辣肥甘、饮酒成癖,耗伤胃阴,胃脘灼热胀痛,入暮尤甚,嘈杂脘闷,食少舌酸,若进辛辣,疼痛更重,灼热胀闷,手足心热,口干而不欲饮,大便燥或软,舌质四边鲜红,苔腻或滑,脉沉而关部弦,小数而无力。治疗原则:益胃调中、滋阴生津。胃灼热者少佐芩连;脘胀者加枳壳、白蔻;入暮加剧者加丹参、当归。   

3,气阴两虚证:久病未愈,病情迁延日久,阳虚于前,阴失于后。症见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而内胃脘热胀灼痛,虽喜温而恶寒,脘腹胀痛拒按,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舌体略胖,质红苔黄,脉沉左关虚弦。治疗原则:益气养阴、调中和胃。   

4,气陷证:多因情志所伤,劳累过度,且忽视体力锻炼,思劳成疾。胃脘疼痛不剧,但有重坠木胀之感,饥则嘈杂不舒,食则痛满不安,形体瘦弱,气短气衰,少气懒言,疲倦喜卧,舌体偏瘦,质淡苔白,脉软无力。治疗原则:增补元气、升阳益胃。
胃溃疡的复发特性
  饮食、睡眠、精神因素、季节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复发,特别是每年的3-4月份和11月分是胃溃疡的高复发季节。怎样才能有效防止胃溃疡复发,防患未然呢?做好胃的养护十分重要!一是注意饮食调和、少吃辛辣,二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三是保持轻松和愉快的心情。





于生志【胃病专家】

于鹏飞【胃病专家】

张儒【胃病专家】

郭增菊【胃病专家】

熊长生【胃病专家】

于生志【胃病专家】

于鹏飞【胃病专家】

张儒【胃病专家】

郭增菊【胃病专家】

熊长生【胃病专家】
专科病例
病历号 姓名 年龄 就诊时间 住址
30224 李先生 65 20030224 海淀
30128 朱先生 45 20130128 海淀
30219 刘先生 40 20130219 西城
30220 赵女士 49 20130220 西城
30223 王先生 46 20111217 河北
30221 张女士 35 20130221 丰台
30224 李先生 65 20030224 海淀
30128 朱先生 45 20130128 海淀
30219 刘先生 40 20130219 西城
30220 赵女士 49 20130220 西城
30223 王先生 46 20111217 河北
30221 张女士 35 20130221 丰台
30224 李先生 65 20030224 海淀
30128 朱先生 45 20130128 海淀
30219 刘先生 40 20130219 西城
30220 赵女士 49 20130220 西城
30223 王先生 46 20111217 河北
30221 张女士 35 20130221 丰台
我有胃病请会诊更 多
 
北京胃病专科地址:西城区西四东大街70号;交通路线:地铁:4号线西四站下车即到
公交:西四路口东、南、西、北路口下车: 101路 102路 103路 105路 109路 211路 685路 38路 202路 42路 47路 626路 709路 726路 808路 812路 814路 823路 846路 850路 13路 22路 612路 124路 204路 607路 826路 806路
就医指南:赤峰市胃病专科地址:红山区三中街一小东侧(老向秀丽商场路南)
乘车路线: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乘1路、36路、及12路、6路、均在向秀丽商场站下车即
首  页   专科世家简介   胃病世家专家   专科世家特色疗法   专科荣誉   专科世家主治   专科视频   胃病杂谈   专科先进设备   我有胃病请会诊   胃病专业动态   研究院简介   联系我们  
北京东方古都中医研究院 北京古都中医胃病专科  京ICP备13000883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广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