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科世家简介 胃病世家专家 专科世家特色疗法 专科荣誉 专科世家主治 专病栏目 专科视频
胃病杂谈 胃病100问 专科先进设备 我有胃病请会诊 典型病例 胃病专业动态 研究院简介 联系我们
结肠息肉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病因
  目前为止,结肠息肉的病因不清。有些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或遗传相关。

   结肠息肉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

   1、长期腹泻,很多病人肠道黏膜容易过敏,例如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出现腹泻,有些病人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这样,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易导致肠道息肉生长。

   2、长期便秘,便秘的病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会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易生长息肉。

   3、遗传,例如家族性息肉病就是一种遗传疾病。

   4、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等疾病易出现息肉。
结肠息肉的五项原因
  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具体介绍如下:

   1、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5、遗传: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 

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

  一、是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表示,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二、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三、是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小儿结肠息肉临床特点
  1、小儿结肠息肉较大,直径多在0.5cm~3.0cm之间,有蒂者多见,可能与其病理分型以幼年性息肉为主有关。幼年性息肉为错构瘤,由粘膜腺体及粘液囊肿组成,结缔组织间质较多,有炎性渗出;

   2、也有认为与粘膜慢性炎性腺体阻塞粘液潴留有关,成年后往往由于细长蒂扭转自行脱落,故30岁以上人中只占6.21%,幼年性息肉绝大部分为良性,仅有少数恶变报道。但我们发现,大于10岁结肠息肉患儿中,腺瘤性息肉不少见,占17.67%,而且混合性息肉中可兼有腺瘤性息肉的病理特征,因后者癌变倾向高,尤其是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推测小儿腺瘤性息肉在若干年后有癌变可能。     

      因此,我们主张对小儿进行纤维肠镜检查时,对进镜过程中发现的小息肉,立即活检或切除,以免移镜后目标消失.对所有息肉,尤其>10岁患儿的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并进行随访.尤其是对腺瘤性息肉和家族性息肉,无论系术后或有异型增生者或多发、广基者应1a内复查,若复查阴性者,可在3a内复查,并应经常查大便潜血。

结肠息肉的分类
  据相关的医疗报告中,结肠息肉的常见分类有以下7种,具体介绍如下:

   1、 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 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2~5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4、 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上皮成分亦可呈间叶样变,尚不能肯定。   

      5、 腺瘤: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厘米以下。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未成熟细胞分布于腺体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率在1%~5%左右。   

(2)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6、家族性结肠息肉:家族性结肠息肉便血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结肠息肉的危害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五、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细胞内第5号染色体的基因缺陷造成的。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结肠息肉的检查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亦有引致肠套叠外翻脱垂者。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4.肛镜,直乙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5.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钡灌肠检查表现: 

   1.肠腔内轮廓光整的充盈缺损,多发性息肉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带蒂的息肉可显示其长蒂,有一定的活动度。

     2.息肉病表现为直肠、乙状结肠及结肠其他部位有大大小小的充盈缺损,在粘膜相上出现无数轮廓光整葡萄状的块影,充满肠腔。

家族性结肠息肉的诊断特点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诊断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多有家族遗传史,青少年发病较多。   ②可无症状,或出现腹痛、腹泻、血便或粘液血便、贫血、低蛋白血症、低血钾、肠梗阻等。   ③结肠镜检查,息肉形态多样,球形、梨形或有分叶,单个或多个,多有蒂,表面光滑或有糜烂渗血,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④X线钡剂检查可见充盈缺损。
结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作结肠镜前只需要在检查前3天开始进食流质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上午空腹,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甘露醇等导泻剂清洁肠道,以免影响观察和操作,或清洁灌肠以保证肠道的清洁度。检查时医生会通过结肠镜向肠腔内注入一定量气体便于观察。由于结肠结构迂回曲折,检查过程中被检查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牵拉感觉,只要被检者能够镇定地按照医生的嘱咐积极配合,绝大多数人可耐受并完成检查。对于过分紧张或高度肠痉挛的受检者,则需要使用镇静剂或解痉药物。对于不能配合的小儿,则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结束前将注入的气体吸出,大多数人没有明显不适。如未发现病变及未进行治疗,受检者可正常活动和进食。 

结肠息肉的诊断
  1.便血或粘液脓血便史。   2.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3.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结肠息肉高危人群的诊断
  高危人群并非具有临床症状,无症状阶段可应用序贯筛查方案,以FOB结合高危因素AD值作初筛。对此方案经回代验证建立方案,更简单易行,具体为:40岁以上,   ①大便潜血免疫法(RPHA-FOB)阳性;   ②Ⅰ级亲属结直肠癌史;   ③本人有癌症史和息肉、腺瘤史;   ④本项中的6种症状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作为数项阳性,包括:黏液血便、慢性便秘史、慢性腹泻、阑尾疾患史、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及胆囊疾患史。   4项中任一项阳性即作为高危人群行纤维肠镜检查。对该“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1993年,在海宁市对1722例息肉摘除史患者作为人群行60cm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了9例结直肠癌(5例Dukes A期,4例Dukes B期),138例腺瘤及58例息肉。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结肠息肉的治疗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家族性结肠息肉治疗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治疗方法:

   1.单纯结肠或结肠息肉为主,可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腹部造瘘或回肠贮袋成形直肠吻合术,定期随诊,检查直肠残端粘膜情况。

   2.全结肠切除加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贮袋成形,直肠鞘内肛管吻合术。

   3.伴有全消化道息肉无法根治者,当出现肠套叠,大出血等并发症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4.对症支持疗法。

   5.中医中药内服外治灌肠等。

   6.不能手术者可用庆大霉素、灭滴灵、一般止血药物,维生素及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

结肠息肉的预防
  1、阿司匹林防女性结肠息肉:有些妇女体内存在一种常见的遗传基因变异,能够减缓阿司匹林的分解,这些妇女如果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相比之下,在不存在这种基因变异的妇女中,阿司匹林并不能够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

   2、补钙有助预防结肠息肉:钙可以很好地帮助人类对抗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即使患者以前已经患过这些疾病。有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补充钙片的人其结肠息肉的复发风险下降了 19~34%。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和其他乳制品,还有花椰菜。另外,维生素D (能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 也显示出降低结肠直肠癌风险的作用。你可以通过适当摄入一些动物肝脏、蛋黄、鱼和添有维生素D的乳制品等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阳光也可以将皮肤中的一种化学成分转化为可利用的维生素D。如果你不喝牛奶,也不晒太阳,你可能得考虑服用 “维生素D + 钙” 复合补充剂了。

   3、水果、蔬菜和全谷有助预防结肠息肉: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降低结肠息肉的风险。另外,水果和蔬菜还富含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结肠癌症。

   4、不吸烟、喝酒可预防结肠息肉:吸烟、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女性每天饮酒不应超过150 ml 葡萄酒,或者360 ml 啤酒,或40 ml 白酒,而男性则不应超过女性的两倍。如果你有结肠癌家族史,那尤其应该减少吸烟和饮酒来降低发病风险。

   5、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可以独立降低结肠患病的风险。建议每周五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如果每天能进行45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则在降低肠癌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6、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7、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结肠息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4.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结肠息肉日常饮食
  避免进食冷流食,放置较长时间的偏冷的面条、牛奶、蛋汤等也不能喝。因为食道狭窄的部位对冷食刺激十分明显,容易引起食道痉挛,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和胀麻等感觉。所以进食以温食为好。不能吃辛、辣、臭、醒的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同样能引起食道痉挛,使病人产生不适。

   临床上有吃流食(粥、汤)、吃软食(馒头、面包)等饮食医嘱,因为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伤口需要愈合时间所以这段时间里尽量吃软食,以免吃肉类、豆类等不易消化食物影响创伤愈合。


 





于生志【胃病专家】

于鹏飞【胃病专家】

张儒【胃病专家】

郭增菊【胃病专家】

熊长生【胃病专家】

于生志【胃病专家】

于鹏飞【胃病专家】

张儒【胃病专家】

郭增菊【胃病专家】

熊长生【胃病专家】
专科病例
病历号 姓名 年龄 就诊时间 住址
30224 李先生 65 20030224 海淀
30128 朱先生 45 20130128 海淀
30219 刘先生 40 20130219 西城
30220 赵女士 49 20130220 西城
30223 王先生 46 20111217 河北
30221 张女士 35 20130221 丰台
30224 李先生 65 20030224 海淀
30128 朱先生 45 20130128 海淀
30219 刘先生 40 20130219 西城
30220 赵女士 49 20130220 西城
30223 王先生 46 20111217 河北
30221 张女士 35 20130221 丰台
30224 李先生 65 20030224 海淀
30128 朱先生 45 20130128 海淀
30219 刘先生 40 20130219 西城
30220 赵女士 49 20130220 西城
30223 王先生 46 20111217 河北
30221 张女士 35 20130221 丰台
我有胃病请会诊更 多
 
北京胃病专科地址:西城区西四东大街70号;交通路线:地铁:4号线西四站下车即到
公交:西四路口东、南、西、北路口下车: 101路 102路 103路 105路 109路 211路 685路 38路 202路 42路 47路 626路 709路 726路 808路 812路 814路 823路 846路 850路 13路 22路 612路 124路 204路 607路 826路 806路
就医指南:赤峰市胃病专科地址:红山区三中街一小东侧(老向秀丽商场路南)
乘车路线: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乘1路、36路、及12路、6路、均在向秀丽商场站下车即
首  页   专科世家简介   胃病世家专家   专科世家特色疗法   专科荣誉   专科世家主治   专科视频   胃病杂谈   专科先进设备   我有胃病请会诊   胃病专业动态   研究院简介   联系我们  
北京东方古都中医研究院 北京古都中医胃病专科  京ICP备13000883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广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