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分浅表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浅表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与胃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有资料显示,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萎缩性胃炎的病程长短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经长期随访15年的报道,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为10%左右。
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是几年十几年的长期演变、渐进的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异型增生等才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而且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变薄、腺体减少,因此胃内游离酸减少,使胃内细菌繁殖,可使胃内硝酸盐被硝酸盐还原酶阳性菌作用而形成亚硝酸胺,而亚硝酸胺是致病物质。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而后经过肠化生、异型增生转变成胃癌,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因此最后走上这条道路。不要因为自己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就过分担忧,两者虽然有关系,但是不是得了萎缩性胃炎就一定会得胃癌。
萎缩性胃炎有很多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而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和病理所见,定期检查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癌症的癌前状态。最主要是中、重度的异型增生,甚至可以发现早期的癌症。
北京古都中医胃病专科世家提示:萎缩性胃炎应该及早治疗,患者宜每年复查胃镜一次,并作活组织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