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多见于中老年,少数青年也有发生。本病的检出率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一30%,并主要见于以下人群,应引起重视。
一、中老年人
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芬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6~30岁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仅为9%,3l~65岁组高达53%。年龄每增长m岁,发病率平均递增14%;法国学者对6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进行统计,100人中有4s人患轻度胃炎,29人患重度萎缩性胃炎;西班牙Pena对许多病例进行分析后也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因此本病的发病与年龄趋势有密切关系:多数日本学者也认为,胃牯膜的萎缩性改变系“增龄”变化,其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看作是一种“半生理现象”;我国也有报道,50岁以上的人群,中、重度病变超过半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的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粘膜小血管扭曲、血管壁增厚和血管腔狭窄致胃粘膜营养不良,粘膜屏障功能低下,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易发生粘膜的萎缩。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长期不愈患者
长期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上许多患者起初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过一段时间后,胃镜复查则转变为萎缩性胃炎或萎缩与浅表炎症并存,均说明萎缩性胃炎与胃部的慢性炎症有关。解放军总医院等6个医院报告经5~8年的随访观察浅表性胃炎164例,其中34例转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20.7%)。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萎缩性胃炎难于治愈,大多带病终生,极少数可发展为胃癌,有人统计患萎缩性胃炎10年的癌变率在4%一7 1%之间。国外文献报道癌变率为8.2%~10%,有人对胃癌病人作回顾性调查,发现50%以上的胃癌病例有萎缩性胃炎病史、HD感染阳性者慢性胃炎约90%是由HD感染引起,有研究者检测人群血清Hp抗体发现,lO岁以下阳性率为25%;lO一29岁为59 6%;50一69岁为63 6%;70岁以上为39.3%.青壮年的感染率最高。经口感染后,部分患者只产生一过性急性感染Hp而被机体自然清除,甚至血清Hp抗体也不升高,而多数形成慢性感染,如Hp长期持续存在,则腺体破坏逐渐发展成萎缩性胃炎,在人体感染后3~6年,36%患者可发展成萎缩性胃炎,23~27年后42%是萎缩性胃炎,但也有少数患者感染多年未发展成萎缩性胃炎,可见胃炎的发生和进展速度取决于Hp菌株的毒力、个体差异及环境3个因素的综合结果。
四、口咽部慢性炎症患者
如有慢性口腔、鼻腔、咽喉部感染灶者,因经常吞下病灶排出的细菌及炎性分泌物,刺激胃粘膜产生炎症反应,日久导致胃腺体萎缩。
五、因病需长期服用对胃有损伤药物者
六、不良饮食习惯者
嗜食辛辣、油炸之物,多量饮酒,饥饱无常等人群常比其他人群易患萎缩性胃炎。有统计资料显示萎缩性胃炎的病变严重程度与饮酒量密切相关。
七、长期I作紧张、情绪不稳者
有学者对1172例萎缩性胃炎病例从职业、性别、年龄等进行分析得出,其中干部占55.55%,工人占25 56%,农民占18.86%,学生占0.34%;本病的男女发病之比为1.8:1,另一组数据显示,在各年龄组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均高,高龄组男性发病率为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