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确定诊断比较困难,所以确诊萎缩性胃炎需采用多种检查,加以综合分析。x线检查和胃B超检查的阳性指征可初步诊断本病,均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参考指标,较为确切的诊断要靠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帮助确定导致萎缩的原因,以利于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中多以F列要点作为诊断的依据。
一、症状及体征
持续性的上腹不适、满闷,嗳气,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贫血,面色苍白,消瘦,舌萎缩等;上腹压痛不明显。
二、X线检查
排空时间过短。
三、胃B超检查
下层回声增强、增粗、回声带粗细不匀,胃蠕动减少。腹部B超排除胆囊病与慢性肝病。
四、胃液分析
减低或缺如。
五、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①粘膜颜色变淡,且改变的范围较大.失去了正常的橘红色,代之以灰色、灰红色、或红白相兼以白为主。②粘膜皱襞减少、牯膜变薄。③粘膜下血管网显露。详见第四章第三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应包括病因、病变部位、组织学形态(包括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牛或异性增生以及有无Hp);还应对病变程度进行分级(无、轻、中、重);与组织学平行,对内镜所见进行分类诊断及分级。
第二节 鉴别诊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病程迁延,大多不具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常须与具有共同临床症状的病变进行鉴别。
一、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的鉴别诊断
浅表性、肥厚性和萎缩性胃炎三者同为慢性胃炎,但预后有差别。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可治愈,而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因而需要鉴别,三者的鉴别诊断见表5一l。
表5一l 3种慢性胃炎的鉴别诊断
浅表性胃炎 |
B型 |
|
症状与体征 |
1、偶有上腹不适、腹胀,但无固定位置
2、偶有腹泻 |
1、上腹疼与溃疡病相似
2、发病可与情绪有关
3、舌常萎缩或有舌炎 |
1、上腹不适、胀痛、食欲较差、乏力
2、贫血、消瘦、头昏、腹泻
3、大便潜血多呈阳性 |
胃镜检查所见的特点 |
1、粘膜局限充血
2、稠局限充血
3、粘膜水肿 |
1、粘膜皱襞粗乱
2、粘膜色暗,水肿及松软感
3、粘膜易出血,有溃疡 |
1、粘膜灰色或苍白、暗灰
2、粘膜变薄
3、血管显露 |
胃液分析 |
胃酸正常或偏低 |
胃酸多增高 |
胃酸过低或缺乏 |
X线检查 |
无有显改变 |
偶见棒状条索 |
偶有钡剂通过增快,粘膜皱襞粗大,排列不整。 |
二、与消化性溃疡相鉴别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有类似胃炎的症状,如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但其与萎缩性胃炎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史:萎缩性胃炎一般呈持续性或缓慢的病情加重;而溃疡病则呈复发性,即病隋复发时有症状,而缓解时可无任何症状。有周期性、季节性发作的特点。②临床特点不同:萎缩性胃炎以胃胀、消化不良、纳食减少为突出表现;溃疡病则以胃痛为突出表现,且有胃痛的规律性,即胃溃疡进食后作痛,空腹时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则饥饿时痛而进食可以缓解。萎缩性胃炎即使有胃痛也无此规律性。③治疗反应:溃疡病的胃痛等症状可被制酸药缓解,而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一般不被制酸药所缓解。④胃酸测定: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减少或缺如,溃疡病则增高或正常。⑤胃镜检查是最有效的鉴别方法:萎缩性胃炎的粘膜表现主要是牯膜变薄,腺体萎缩、数量减少,但无粘膜组织缺损;而消化性溃疡是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组织溃烂缺损,表面覆以薄白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皱襞集中,溃疡灶易发生出血。
三、与胃癌相鉴别
胃癌是常见的癌肿之一,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等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证实为胃癌的癌前病变,1990年世界胃肠病大会报道了慢性胃窦炎伴严重萎缩者胃癌10年累及危险率为4%一30%,胃体炎伴严重萎缩者为1%~9%,而正常胃粘膜者<1%。
多数胃癌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也不典型,表现为近期出现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不适、隐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厌食肉类等。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等症状;或既往有溃疡病史,近期症状加重,失去节律性,制酸剂不能缓解疼痛;少数患者因呕血或黑便就诊检查时可发现早期胃癌。晚期胃癌常呈进行性消瘦、贫血、低热、食欲降低、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由于本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就诊时很容易误诊为慢性胃炎,因此凡有下列情况者,应及时进行胃镜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①40岁以后开始出现中上腹不适或疼痛,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有明显食欲不振和消瘦者;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上皮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胃溃疡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而症状无好转者;④x线检查.胃息肉大于2cm者:⑤中年以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和消瘦.粪便潜血持续阳性。纤维胃镜活检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手段。再借助x线钡餐检查和胃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提高确诊率达98%以上。
四、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炎性病变,多数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少数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本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不典型,平时可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胀闷不适、烧灼感、嗳气、泛酸、厌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类似“胃病”。有的则常感觉右肩胛下区、右侧季肋部或右腰等处隐痛,一般发作可伴发热,但少有寒战,常于晚上及饱餐后加重。查体可发现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临床诊断依据①有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钝痛,进油腻后加重,同时有胆汁引流异常表现,细菌培养阳性。②有消化不良症状,而胆囊造影显示有结石,胆囊显影迟缓,不显影,胆囊缩小或无变化。在高脂餐试验后,胆囊不缩小。③有消化不良症状,B型超声示胆囊壁增厚或有结石,有其中之者即可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五、与胃神经官能症鉴别
此病以女性患者多见,可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酷似萎缩性胃炎,但胃神经官能症的以下特点有别于萎缩性胃炎:①伴有明显的全身神经官能症症状,如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叶1、神经过敏、头晕、心悸、失眠、多疑等。②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症状可因精神治疗如暗示疗法而缓解。③胃镜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无胃器质性病变发现。
六、与胰腺炎鉴别
急性胰腺炎患者多为突然发作腹部胀痛,呈持续剧痛,痛时喜弯腰曲背,腹部压痛明显,或有腹肌紧张。慢性胰腺炎诊断较困难,凡有腹痛、脂肪泻、消瘦、糖尿病者应考虑,可做血、尿淀粉酶检查或腹部CT检查。
七、与心绞痛鉴别
尤其老年患者易与胃痛相混,心绞痛一般没有嗳气、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常常有心慌、憋气等不适,可做心电图检 查以区别。